欢迎光临南京亿隆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氨水试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物质,被用于化工、农业、医药等多个行业。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正确的氨水浓度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氨水浓度测定的两种方法:物理测定法和化学测定法。
一、物理测定法
物理测定法利用氨水的物理性质进行浓度测定,一般有密度法、折射法和电导率法等。
密度法
密度是物质质量与单位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物质的密度大小。在一定温度下,密度与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密度来反推浓度。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比重瓶或密度计等器具。比重瓶是一种有颈瓶,瓶口与体积计分别为塞子和玻璃开口,可以便于液体的注入和倒出。密度计则是一种比重计,在液体中置入后可以显示浓度。
2.先将比重瓶瓶体清洗干净,并在室温下静置。在比重瓶中注入一定量氨水,如40ml,然后加入恒量的蒸馏水直至瓶满。
3.将比重瓶口用塞子封闭,将瓶体周围的水珠擦去,避免水珠的质量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将比重瓶拿起来轻轻摇晃使液体充分混合。
4.取出比重瓶塞子,用毛巾将瓶口和玻璃开口擦干净。将比重瓶放置于干燥器中,使其完全干透。
5.利用称重器测定比重瓶中装液体的质量,然后利用比重瓶和蒸馏水相等的容积算出密度。
6.通过密度可以查表得到浓度,或利用公式计算。例如,在30℃时,密度为0.895g/ml,则10%的密度为0.895*0.1=0.0895g/ml.
折射法
折射法是根据光线在透明物质中的折射原理来测定液体浓度。由于氨水的折射率与浓度成反比例关系,因此可以得到浓度与折射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浓度的测定。具体方法为:
1.将被测液体倒入具有合适尺寸的比色皿中。
2.在一定角度下通过比色皿底部观察被测液体。
3.逐步向比色皿中加入标准浓度的液体逐渐调节光路相等,此时已经找到了验液中的折射率。
4.将测得的折射率与已知变量的 No. 的折射率进行比对,查找对应浓度。
电导率法
电导率法是根据液体中电解质离子的浓度与液体电导率成正比关系来测定浓度的方法。在一定温度和固定间距下,通过测试测量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计算出电导率。电导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利用电导率法测定浓度。具体方法为:
1.准备一定量的氨水和蒸馏水,将两种液体混合,然后用计量药品计算氨水浓度。
2.将电导仪清洗干净,放入已经调节好的溶液中。
3.打开电导仪开关,浸染于液体中,等待数据稳定,记录电导率读数并计算浓度。
二、化学测定法
化学测定法是利用反应的化学变化监测液体浓度的方法,主要包括酸度测定法、氧化还原反应法和比色法等。
酸度测定法
酸度测定法是指利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物与氨水中的氨基化合生成生成钠盐和水水的反应,记录所需滴加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浓度的方法。具体方法为:
1.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甲醛以消除游离氨,然后加入几滴溴心酸指示剂。
2.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加到样品中,同时搅拌 sampson 直到溶液呈红色。
3.记录所需滴加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并计算浓度。
氧化还原反应法
氧化还原反应法是指利用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硫气体)或者氧化还原指示剂监测浓度的方法。比如,可以用碘量法来测定氨水的浓度,具体方法为:
1.取一定量的氨水,加入磷酸钾和淀粉溶液。
2.加入标准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当液体会显示出蓝点点的颜色时,就可以判断溶液中的碘的量已于反应生成了碘化胺,即停止滴加碘液。
4.根据所需滴加的标准碘液的体积计算浓度。
比色法
比色法是指利用要测定液体与某种化学试剂反应后,形成一种特定颜色的配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反应物质与生成物配合物的吸收率,就可以计算出浓度的方法。例如,可以利用与重酒石酸联合反应的方式来测定浓度,具体方法为:
1.取一定量氨水,加入重酒石酸,并使反应在恒温水浴中达到平衡。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滴入五铵盐溶液中,产生的配合物看成紫色时,就可以停止反应。
3.测量紫色液体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率,利用比色法可以计算出氨水的浓度。